國慶中秋假期,神州大地繁花似錦、萬家團圓。當大多數人都在享受假期時,有一群身影依然堅守在崗位上。《河南日報》聚焦城發高新生物經濟產業園的項目建設者,他們以“舍小家為大家”的擔當,寫下對祖國最深情的告白。
10月1日,街頭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。鄭州城發高科工程管理部經理葉劉杰一如往常,來到位于鄭州高新區的城發高新生物經濟產業園建設工地,在各樓棟間穿梭巡視。
“工程一旦開工,就得開足馬力,節假日也不停歇。”葉劉杰說,這個產業園是投資超10億元的省重點項目,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,建成后將以“生物經濟”為引領,成為集中試應用、研發生產等功能于一體的小微企業園。
葉劉杰當天的第一個巡視目標,是31號樓3層頂板的工作面。由于現階段不具備安裝施工電梯的條件,只能通過樓梯上下。澆筑后的樓梯用鋼管或定型化欄桿作為護欄進行臨時防護,以保證工人的安全。
來到3樓頂板上方,工人們正搭建防護網。“他們是這個工作面的開荒者,危險系數最大。”葉劉杰說,只有防護網搭建完畢,木工、鋼筋工等不同班組才能陸續入場施工。仔細查看每道工序,并對當班工人叮囑一番注意事項后,葉劉杰才放心離開。
現階段項目同工程進度的樓棟有十來棟。“算下來每天要爬30多層樓。”葉劉杰說,自己是項目的黨員先鋒隊隊長,越是過節越要做好榜樣,質量把控、現場安全、施工進度、成本控制,都要一絲不茍。
相隔20多公里的鄭州市上街區,河南低空經濟產業園先導區施工現場同樣建設正酣,該項目是鄭州市著力打造的優質工程樣板。中建三局河南低空經濟產業園項目總工趙漢濤戴好安全帽,走進即將開展外立面施工的航空教育中心大樓,開始實地踏勘。
“計算機上的BIM設計基本完成,今天任務是對幕墻和屋面工程進行圖紙深化設計,編制施工方案。”趙漢濤介紹,不同專業的設計圖紙,在實際施工時難免會有沖突,他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消除碰撞、優化方案。
中原大地上,一大批重點項目正不舍晝夜、有序推進。建設者們以假期里在崗位的堅守,助力大項目早日挑大梁。
來源:河南日報